当前位置: 首页 > 幼师资源 > 幼儿教案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时间:2024-09-13 10:21:16
有关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范文锦集七篇

有关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范文锦集七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在建筑区玩耍时,听到几个幼儿发生争执:有的说木头房子好,有的说纸箱房子好,有的说稻草房子好,还引起了其它孩子的好奇和议论。所以我设计这个活动为了让幼儿了解材料的用途,增强幼儿的生活经验。本活动有动有静,动静结合,再综合课件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能得到很好的效果。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三只小猪团结友爱互助的美好情感。

2、进一步加深幼儿对房屋材料的认识,让幼儿懂得我们的房屋不仅要美观大方,而且要结实牢固,让幼儿初步了解房屋的防雷防震性。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5、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增加幼儿的生活经验。

教学难点:对房屋材料的认识。

活动准备

1、教师用相机收集各式各样的`房屋画面。

2、《三只小猪》的故事课件。

3、纸、蜡笔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放出拍摄的房屋画面让幼儿浏览,师幼谈话引出课题。

教师:今天我们看到了我们所居住的房屋,你们发现用什么材料可以建房子呢?

幼儿:木头、稻草、石头、泥、砖、竹子…

教师:今天我跟你们带来了三个朋友来认识一下它们,出示画面,它们是谁啊?

幼儿:三只小猪。师:对啦,今天我们就来听听三只小猪的故事。

2、出示课件,教师有表情地根据画面讲故事第一遍,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情节。

3、幼儿带着问题听故事第二遍,边讲边提问:三只小猪分别用了什么材料盖房子呢?谁的房子最结实呢,为什么?故事中谁最勤劳,你是怎么知道的?幼儿自主讨论,师幼互动。

4、根据幼儿所积累的生活经验,教师和幼儿进行谈话活动。出示我们所居住的房屋、小区画面,让幼儿观察我们所居住的房屋,加深幼儿对自己居住房屋的认识。在师幼谈话中得出结论:我们居住的房屋用处可大了,不仅结实美观,而且还有防雷电、防地震的作用。进一步巩固幼儿的生活经验。

5、活动延伸:小小设计师----让幼儿自己设计房屋,讲述自己设计房屋的功能,并进行展示。比一比谁的设计最有创意。

教学反思

本活动结合了辅助教具课件深深的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整个过程中幼儿的兴趣被激发了。幼儿能大胆的说,想象力得到很好的发挥。动静搭配合理,幼儿得到综合性的发展。本活动提高了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但是在活动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弱,连贯性不够,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2

活动反思

我为本次活动设置的目标是:1、理解儿歌内容,学习看图谱念儿歌;2、知道要爱护树木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儿歌图谱是幼儿第一次接触到,因此本次活动我将重点引导幼儿学习怎样看图谱学念儿歌,将已往传统的跟读跟念转换为幼儿自己看着图谱帮助记忆诵读儿歌。

这是一个设计优美的课件,有着美丽的意境和悦耳的音乐,一开始孩子们就被课件所深深吸引,课件中憨态可掬的小熊,设计恰当的对话都能很好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一步一步跟随课件层层深入,理解了儿歌的内容,为儿歌图谱的识读奠定了基础。在课件中结合了环保的教育,将没有树木的危害很直观的展现在幼儿面前,沙漠化的城市,风沙的侵略,死去的小鸟给了孩子强烈的心灵震撼!他们在课后都会自发的谈论没有树的危害,他们对我说:“没有树木的世界太可怕了,是一个没有生命的'世界!”由此看来老师单纯的说教对比生动直接的视觉冲击来说显得那么的淡薄和无力,因此我了解到中班的幼儿心理还是以直观形象的刺激为主,我们应该多为他们准备的是直观形象直接的东西,他们能理解,能产生共鸣!在图谱的教学上教师通过简单的示范让孩子了解了图谱上的图片文字一起组成了儿歌的内容,可以帮助记忆儿歌。在这个环节中孩子由于地域的习惯,“屋”他们总是习惯的念为“房”,我在此进行了多次的纠正,课后有老师提出疑问:是否有必要为此进行多次的纠正能否就能按照孩子的习惯用语念成房即可。我的个人意见,儿歌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押韵的u,念成“屋”时能够体现儿歌的押韵的美,因此在这我产生了疑问。

本次活动的最大不足是由于使用课件造成教师频繁地在操作台和孩子座位前奔走,感觉和孩子之间的交流产生了一定影响,同时由于使用的不是自己制作的课件,在操作上不能够完全按照自己的需要来调整,我同时打开了3个课件进行操作,因此在衔接上也出现了小问题,这些是课件操作上的不足。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知道宝宝有的像爸爸,有的像妈妈,有的又像爸爸又像妈妈。

2、懂得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血缘关系、亲情关系。

【活动准备】

1、请一位教师扮演猪太太,一位教师扮演医生。

2、婴儿用床一张,毛巾被一床。

3、用储钱罐装饰的白猪4个、黑猪3个、花猪5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组织教学,用谈话引出课题。教师说:“刚才,老师看到猪先生匆匆忙忙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一起去问问猪先生吧。”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和小朋友一起问:“猪先生,今天有什么高兴的事情,请你告诉我们,让我们共同来分享一下您的快乐吧?” 猪先生说:“因为我的太太到医院去生小宝宝了?所以我今天非常高兴。”(启发幼儿探索想像,给幼儿设置悬念)

①请小朋友猜猜看,猪太太要生几个宝宝?它的孩子像谁?

②猪太太想生个什么样的孩子?

③猪先生想生个什么样的孩子?引出故事《猪太太生宝宝》

2、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一遍。教师讲完故事后提问:

①猪太太想生个什么样的孩子?为什么?(引导幼儿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

②猪先生想生个什么样的孩子?为什么?(启发引导幼儿互相讲述,发表自己的想法)

③猪先生希望生什么样子的孩子?假设你是猪先生希望生什么样子的孩子?

④猪先生看到的是长的怎样的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3、小朋友想不想知道认识一下,猪太太生的猪宝宝长得是什么样的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①请医生把猪宝宝推出来,让小朋友一起看一下好吗?

②请孩子帮忙数一数有几只小猪?几只小黑猪? ……此处隐藏1309个字……儿观察画面并回答问题

(1)小动物们在干什么?

(2)大狮子在想什么?

二、欣赏故事,了解各种动物最厉害的'本领1、逐页欣赏故事,到P15页,教师进行小节,如:原来跑步最厉害的是猎豹;爬树最厉害的是猴子。

2、引导幼儿说出狮子还可以和哪些小动物比本领。(点击P16,)大狮子说:我还有更厉害的本领,那就是。

(引导幼儿自由表达)

3、教师小结:狮子究竟是不是百兽之王?它到底厉害在什么地方?

三、游戏:我们来模仿,运用肢体动作体现动物的特点,增强身体的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1、模仿这些小动物和大狮子比一比本领(点击P17,)

2、继续欣赏p18、19,狮子最厉害的本领是吼叫

四、谈话:说说自己和朋友最棒的本领

1、说自己(面对大家说)

2、说朋友(面对朋友说)

3、老师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有自己最棒的地方,不要为自己不如别人而难过,要在生活中自信的发挥自己的长处,要相信自己,因为。(一起喊出:我们是最棒的!音乐结束)

教学反思:

故事是幼儿最爱的一种文学形式。通过故事教学,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帮助幼儿发展语言的方法。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是以教师讲述故事为重要部分。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教师在讲述故事时,咬字要清楚,速度要适当,咬字清楚是为了让幼儿字字听的清楚,节奏要比平时谈话稍慢,使他们一边听一边想;讲述故事时,面部表情,眼神和手势都要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有所变化,这样对小班的的语言表达起辅助的作用。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并学习朗诵。

2、学习动词:飞、飘、转,能边说边做动作,并学说“XX、XX,春天到了”的句式。

3、感受春天里的美景。

4、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5、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和表现力。

【活动准备】

课件,春天图景,红、绿、黄色圆形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春天到了,天气暖和了。瞧,春姑娘来了!春姑娘张开了小嘴巴,她吹呀吹呀,吹出了好多泡泡。看,有哪些颜色的泡泡呀?

2、哇!有红泡泡、绿泡泡、黄泡泡,真好看。春姑娘吹泡泡,吹出泡泡到处跑。看,泡泡跑到哪里去了?

二、分段理解,学习句式。

1、教师讲述红泡泡部分。

提问:

(1)红泡泡叫醒了谁?它是怎么去叫的?学习动词:飞。

(2)它是怎么说的?幼儿学说句式,并边做动作边说。

(3)桃花发生了什么变化呀?为什么红泡泡要去叫桃花呢?

小结:红泡泡飞呀飞呀,飞到桃树上桃花开了,桃花桃花春天到了。红泡泡是红色的,它叫醒了粉红色的'桃花。

2、理解绿泡泡部分。

提问:

(1)绿泡泡跑到哪去了?它是怎么去的?学习动词:飘。

(2)绿泡泡会怎么叫呢?幼儿学说句式,并边做动作边说。

(3)绿泡泡飘到柳树上,柳树怎么了?为什么绿泡泡要来叫醒柳树呢?

小结:绿泡泡飘呀飘呀,飘到柳树上柳树变绿了,柳树柳树春天到了。绿泡泡是绿色的,它叫醒了绿色的柳树。

3、理解黄泡泡部分。

提问:

(1)黄泡泡去叫醒了谁?怎么去叫的?学习动词:转。

(2)黄泡泡又会怎么叫呢?幼儿学说句式,并边做动作边说。

(3)迎春花又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是黄泡泡来叫醒迎春花的呢?

小结:黄泡泡转呀转呀,转到迎春花边迎春花开了,迎春花迎春花春天到了。黄色的迎春花被黄泡泡叫醒了。红红的桃花、绿绿的柳树、黄黄的迎春花都笑了,说:“谢谢了,春姑娘!”

三、完整欣赏,学习朗诵。

1、你们喜欢春姑娘的泡泡吗?那让我们一起和春姑娘的泡泡去飞吧!

完整朗诵诗歌。

2、提问:诗歌的题目叫什么?春姑娘吹出了哪几种颜色的泡泡?它们分别叫醒了谁?

分组分角色朗诵诗歌。

3、调皮的泡泡躲到了小朋友的椅子下面,小朋友把它们找出来吧。你找到的是什么颜色的泡泡,就请你去叫醒谁,好吗?

幼儿分角色表演朗诵诗歌。

四、迁移生活,寻找春天。

1、春姑娘的泡泡叫醒了桃花、柳树、迎春花,还叫醒了许多其他的朋友。那为什么要把这些好朋友都叫醒呢?叫醒了好朋友在一起可以干什么啊?

小结:春天到了,大自然会发生许多的变化,春姑娘叫醒了大家,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好,我们和好朋友一起唱,一起跳,春天到了真美丽啊!

2.那我们就跟着春姑娘的泡泡去找找我们大自然的好朋友吧,看看我们还要去把谁也叫醒。

教师用泡泡带领幼儿出去寻找春天。

附诗歌:春姑娘吹泡泡

春姑娘吹泡泡,吹出泡泡到处跑。

红泡泡飞呀飞呀,飞到桃树上桃花开了,桃花桃花春天到了。

绿泡泡飘呀飘呀,飘到柳树上柳树变绿了,柳树柳树春天到了。

黄泡泡转呀转呀,转到迎春花边迎春花开了,迎春花迎春花春天到了。

红红的桃花、绿绿的柳树、黄黄的迎春花都笑了,说:“谢谢了,春姑娘!”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内容、感受散文中夏日优美的意境与荷叶姐姐乐于助人的美好情感。

2.愿意结合生活经验想象并用较完整的语言续编故事。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4.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欣赏优美的语言,体验散文中所洋溢的乐观精神。

【活动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引发兴趣——初步感受夏日的优美意境

1.(出示池塘里的荷叶)“这是一个美丽的池塘,池塘里有什么?”

2.“你们喜欢荷叶吗?为什么?它长得怎样?像什么?”

小结:美丽的夏日,荷叶姐姐打着一把翠绿的伞站在池塘边。

二、欣赏散文——段理解散文,进一步感受夏日优美的'意境及荷叶姐姐乐于助人的美好情感

1.有一天下雨了,池塘里,有许多动物找不到躲雨的地方。真着急啊,怎么办呢?(让幼儿自由述说)

2.欣赏散文

故事中有哪些小动物?它们躲在了哪里?

你喜欢荷叶姐姐吗?为什么?

说说喜欢荷叶姐姐的理由。

3.再次欣赏散文

三、续编故事——结合生活经验,想象并续编故事

1.你们觉得还有谁可能也会躲进来呢?

2.根据幼儿所说的编入故事中。

3.叙述时教师帮助幼儿把语言说得完整。

小百科:荷叶,又称莲花茎、莲茎。是莲科莲属多年生草本挺水植物莲荷的叶。

《有关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范文锦集七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