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幼师资源 > 幼儿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4-09-13 10:22:32
幼儿园大班教案经典3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经典3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懂得要爱惜粮食,尊敬农民伯伯。

2.了解农民的劳动和劳动环境。

3.能结合自己的体验大胆讲述。

活动准备:幻灯片、体验过锄地种植。

活动过程:

一、回忆参观实验基地的`过程。

提问:

1.有什么农作物?

2.是谁在收农作物?他们在干什么?

二、看幻灯片。

提问:

1.画面上有些什么?

2.他们在干什么?

三、回忆体验过锄地种植。

1.谈谈自己的感受。

2.表达自己对农民的情感。

3.说说任何爱惜粮食

活动延伸:

1.游戏"插秧忙"。

2.参观农民劳动的场面。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设计思路:大班幼儿学习了数字2—6的分解,知道数字如何分解,但是对其内在的认识并不十分清楚,也存在个别学生不会对数字进行分解,不会动手操作的现象。而且幼儿对分解数字这一活动好像不是很感兴趣。电视频道一直在播放《喜羊羊与灰太郎》,幼儿在平时都会谈论这部动画片的剧情。在他们为此争得不可开交时,我突然有个想法,为什么不按他们喜欢的羊羊不同,把他们分成不同的羊羊队呢?看看究竟是哪只羊羊最棒?通过比赛的方式来激发他们学习数字分解的兴趣。这样,在活动中采取分组活动的形式,也有利于大班幼儿合作意识、协作能力的培养。

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1、幼儿通过合作交流学习7的分解与组成,感知数的分和的有序性。

2、让幼儿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共同学习、发展,充分体验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快乐。

活动准备:1、不同大小、颜色、形状的西瓜、桃子的图片若干,不同种类的拼插玩具和废旧材料。2、音乐磁带:《我的`朋友在哪里》

3、颜色或图案不同的数字1—6的卡片。

4、7的分和式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情境创设

1、拍手游戏:教师采用问答的方式与幼儿一起复习6的组成。

师:嗨嗨,我的1球碰几球?

幼儿:嗨嗨,你的1球碰5球。

2、每组组长自报家门,教师为每组贴上相应的羊羊贴画。

3、师:我们每只羊羊队的小朋友都很好,今天老师还特别为你们请来了一个朋友(出示数字7),让数字7作裁判,评判出究竟是哪只羊羊队取得最后的胜利。

二、羊羊大战

1、数字7裁判为我们每只羊羊队的小朋友都准备了7件物品。(出示西瓜、桃子、拼插玩具和一些废旧材料),但是数字7可给你们提要求了:

(1)请每组幼儿拿到7件物品后不要乱动,先观察这些物品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再把这些物品分成俩份,并说出你分的依据是什么?转动脑筋,看看哪组分得方法多?

(2)分完后要把你分的结果填写到记录表上。

2、幼儿分组合作进行分解、记录,教师巡视并作个别指导。

喜羊羊队材料:桃子图片;

美羊羊队材料:西瓜图片;

沸羊羊队材料:金鱼图片;

懒羊羊队材料:拼插玩具;

暖羊羊队材料:奶盒和奶瓶;

慢羊羊队材料:各种纸盒(牙膏盒、药盒、烟盒)。等等

3、幼儿汇报

美羊羊队:老师,我们组按西瓜的大小把7分成了1和6。

喜羊羊队:我们组按桃子的种类把7分成了2和5。

暖羊羊队:我门组的材料都是关于奶的饮料,按盒子的和瓶子的把7分成了3和4;

4、教师小结。

引导幼儿归纳7的分解方法有多少种。

5、数字7裁判评出优胜奖,给予鼓励。

三、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

1、教师发给每位幼儿一张数字卡片。

2、找朋友。

音乐《我的朋友在哪里》,幼儿手拿数字卡片边唱边找自己的好朋友。

3、幼儿互相检查,找到的朋友对不对。

4、汇报。

我是草莓3,我是草莓4,我们合起来是数字7,我们俩是好朋友。(俩个好朋友互相抱抱)

四、延伸

我们学习了数字2—7的分解,也知道他们的分解方法有多种,请幼儿回家自己探索8的分解方法有多少种,你能找到怎样的规律。

活动后评析:

本次活动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教师从幼儿感兴趣的动画片入手,根据幼儿喜好把本班幼儿分成了六组。结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在活动中采取分组活动的形式,不但有利于大班幼儿合作意识、协作能力的培养,而且可以萌发幼儿的竞争意识。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很高,每一位幼儿都能真正参与到活动中来,说的说,分的分,写的写,真正做到了让幼儿“玩中学,学中玩”。游戏也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活动。通过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幼儿手拿数字卡片边唱边找自己的好朋友,让幼儿充分感受到数字7的合成过程。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绘本阅读,感受个体的多样性,并能大胆表达发现每个人的不同点。

2.懂得欣赏自己、欣赏别人、不取笑别人与常人不同的地方。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通过阅读,理解故事情节。

活动重点:

能理解故事情节,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难点:

从故事中感受个体多样性,懂得欣赏自己,尊重别人。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游戏《猜猜我是谁?》

1.今天许多老师来我们班做客了,我们向老师们打个招呼吧,说声“老师好!”

2.今天周老师要给你们玩一个游戏,叫做:“猜猜我是谁”,周老师来说他的特征,请你们来猜猜这个小朋友是谁?现在开始咯!(老师说说某个幼儿特别的地方,其他小朋友猜一猜是谁。)

3.小结:根据这些特征,我们很快就能找出他是谁,原来这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4.提问:谁来说一说自己不一样的地方?(引导幼儿用“我和别人不一样,我……”的语句表述)

二、基本部分

1.谈话导入

提问:你喜欢你不一样的地方吗?为什么?说说自己的理由

2.出示绘本,倾听故事

(1)小朋友们有的人喜欢自己不一样的地方,有的却很讨厌。和别人不一样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呢?我们先来听一听、看一看这个故事,看完了你们再告诉我好吗?

(幼儿欣赏配乐录音一遍。)

(2)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呀?(贝琳达)她有什么不一样?(有一双特别大的脚)她喜欢自己的不一样吗?(很烦恼)为什么呢?

(3)引导语:我们再次走进绘本看看吧!

3、再次阅读绘本,尝试讲述。

(1)可是,贝琳达有个大问题,嗯,应该说有两个大问题,仔细看图,猜猜看,她遇到了什么大问题?(她的左脚和右脚,她有一双大脚。)

(2)其实贝琳达不觉得自己的脚有问题,可是参加一年一度的芭蕾舞表演选拔时,问题就来了。评审委员一看到贝琳达的大脚就大叫:他们会说什么?(暂停!)

(3)我们一起学一学评审委员的话吧:“天啊!”、“你的脚大得像条船!” 、“简直和海豹的鳍没两样!” 、“回去吧。你那一双脚,永远跳不好!”

(4)如果你是贝琳达,你听了这些话你是什么感觉?(伤心,难过)仔细观察图片,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贝琳达很难过,难过了好久好久。她想:“或许那些评审委员说得对,我的大脚真的不适合跳舞。”)

(5)从这幅画上,我们可以看出贝琳达还跳舞吗?为什么要放弃呢?如果你是她,你会怎么做?会放弃吗?

(6)(既然不再跳舞,她就得找别的事做,可是,她除了跳舞,什么都不会。她找啊找,终于在费莱迪餐厅找到工作。餐厅里的客人喜欢她,因为她动作快,脚步轻巧灵活。费莱迪先生也喜欢她,因为她做事很认真。)故事就这样结束了吗?“轻巧灵活”是什么意思?

(7)贝琳达在费莱迪餐厅干得很出色,可是贝琳达快乐吗?贝琳达工作间隙看《舞蹈杂志》时若有所思的样子,她在想什么呢?(是呀!贝琳达虽然喜欢费莱迪先生和餐厅里的客人,不过她还是忘不了舞蹈。

(8)有一天,有个乐团来餐厅表演,他们自称“费莱迪好友乐团”,在餐厅开门营业前,他们先练了一首轻快的曲子。贝琳达的脚尖忍不住一上一下地跟着打拍子。接着,他们开始演奏浪漫又抒情的乐曲,不知不觉中……贝琳达跳起舞来了!(从“忍不住”、“不知不觉”这两个词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9)这些音乐家每天到餐厅演奏,贝琳达每天趁客人还没上门,就随着他们的音乐跳舞。有一天,费莱迪先生问贝琳达愿不愿意跳给客人看。贝琳达微笑着回答:“噢,当然好啊!”餐厅里的客人都很喜欢她表演。他们高兴地告诉去他们的朋友,那些朋友第二天就来到了费莱迪的餐厅,他们也非常喜欢……他们又告诉其他朋友。很快地,每天都有很多人来费莱迪餐厅看贝琳达跳舞。大都会芭蕾舞团的指挥听说了这件事,他的朋友的朋友叫他一定要去看贝琳达跳舞。他去了。他很惊讶。他非常赞赏。他觉得好感动。“知道大都会吗?那可是一个世界级的歌剧院。指挥满意吗?他为什么会惊讶?赞赏?好感动?你能说说指挥的心里话吗?

(10) “你一定要来大都会剧院表演!”他激动地说,“请你答应我!” 贝琳达笑着回答:“噢,当然好啊!”餐厅里的客人都鼓掌欢呼起来。就这样,贝琳达到了大都会剧院,随着“费莱迪好友乐团”美妙的音乐翩翩起舞。她好喜欢跳舞!评审委员们大喊:“太精彩了!多么像燕子、鸽子、羚羊啊!”他们全神贯注地看她跳舞,完全没有注意到她的脚有多大。贝琳达快乐极了,因为她可以跳舞、跳舞、一直跳舞……至于评审委员说什么,她一点也不在乎了。

4、重温故事,加深印象

引导语:这真是个温馨的故事啊!我们一起跟着录音再完整欣赏一遍吧!

三、结束部分,总结深化

1.现在,你觉得贝琳达是一个()女孩,她有没有因为自己不一样的大脚而感到难过了?

2.那你现在觉得你不一样的地方还是你的烦恼吗?你还会嘲笑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吗?

3.总结语: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不一样,有时候不一样会让我们觉得很开心,也有时候我们会因为不一样感到难过,但是我们都应该正确的对待他们,小朋友们,其实有时候不一样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因为它让我们每个人都变得独一无二。

4.我们来和贝琳达说再见吧!(再见,贝琳达,再见大脚丫女孩!)

活动延伸:

1.老师把这本书放在了图书室里面,你们可以去翻看,看看不一样的大脚丫—贝琳达的故事!

2.你也可以告诉小伙伴们你的不一样,让别人知道你独一无二的地方!

活动反思:

《大脚丫跳芭蕾》这个语言活动是围绕一个大脚丫女孩贝琳达讲述的`励志故事,孩子们眼中的不一样一般都是直观的,显而易见的东西,但是往往一些内在的不一样并不能被孩子所发掘,他们不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那么在这时候,老师的引导就起了很大的作用,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到底哪里不一样,这些不一样对于我们来说是好还是不好,带着这些疑问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我发现孩子们在活动进行时,都能被绘本中绚丽的图片所吸引,孩子们相比大人是单纯的,他们不会因为贝琳达的大脚丫而笑话她,更多的是好奇,当我讲述完整个故事,她们被贝琳达热爱芭蕾舞的精神所感动,觉得贝琳达是个很棒的女孩,她很值得我们学习。

小百科:芭蕾舞(意大利语:balletto;法语、英语:ballet),是一种欧洲古典舞蹈,孕育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十七世纪后半叶开始在法国发展流行并逐渐职业化,在不断革新中风靡世界。

《幼儿园大班教案经典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