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幼师资源 > 幼儿教案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时间:2024-09-13 10:22:38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集锦15篇)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集锦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1

活动目标:

1、运用音乐语言再现对蔬菜探究的体验,体会参加“蔬菜”音乐会的快乐。 2、学习手耳协调地合作演奏,激发探索的欲望。

活动准备:

蔬菜的实物、音块。

活动过程:

一、运用模仿动作,再现送菜到菜场的情境

1、回忆参观菜场的经历,谈论蔬菜的不同营养。

2、按音乐节奏用动作表现各种送菜的方法,将蔬菜送到菜场去。

3、相互观察各自想象的模仿动作,交流送菜的方法。

二、和奶奶一起去买菜一一学唱歌曲《买菜》

1、想象和奶奶一起外出买菜的欢乐,表现活泼跳跃的旋律。

2、结合蔬菜的特征与口形,例如“番茄圆溜溜”——嘴巴圆圆地渐渐打开。

3、注意周围同伴的歌声,用和谐的`声音唱歌,表现许多菜堆放在一起不压坏。

三、合作演奏蔬菜音乐会

1、谈论马铃薯、胡萝卜、番茄、青菜、青椒、黄瓜等54不同蔬菜的营养。

2、幼儿自选一个音块,排成5队蔬菜(do:马铃薯,re.胡萝卜,mi:番茄,fa:青菜,sol:青椒,la:黄瓜)。

3、运用熟悉的乐曲《小星星》,演奏乐曲中属于自己音块的部分,并用接着演奏的方法合作演奏

4、从少数幼儿参加演奏,逐渐增加人数,每一次演奏时注意倾听,共同寻找将自己的音块及时介入的方法,直到全班参加,逐步做到整齐地演奏。

5、幼儿轮流担任菜场经理,指挥“蔬菜们”合作排练和演出。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2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用活泼、甜美的歌声演唱《小小音乐会》,学习用圆润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中衬词和感叹词,从中感受歌曲愉快情绪。

2、根据已知经验和歌曲节奏创编歌曲,激发幼儿表示、创作的欲望。

重点:学唱歌曲,体验歌曲情绪。

难点:衬词和感叹词的演唱方法和创编。

教学准备:图谱、各种乐器的图卡、小动物的图片、节奏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题,激发兴趣。

师:“今天,我要举行一个小小音乐会,我邀请了小朋友们和几个小动物一起来参与,听,音乐会开始了。”

二、老师表扮演表完整范唱一遍,幼儿感受歌曲的情绪。

提问:1、听了这首歌曲,你觉得这是有场什么样的音乐会?

2、你的心情怎样?

3、歌曲带给大家什么样的感受?

三、结合图谱,幼儿熟悉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内容。

1、幼儿再次听赏歌曲一遍。

提问:在音乐会上,演奏了哪些小乐器?谁也来参与音乐会?

2、老师再次范唱歌曲一遍

提问:我拉小提琴时,小狗小猫在干什么?

我吹喇叭时,小狗小猫在干什么?

我敲小铜鼓时,小狗小猫高兴地怎么样?

3、老师清唱歌曲,幼儿学唱衬词

提问:歌曲里的小乐器们发出了好听的声音,它们是怎么唱的.?

你觉得哪句唱起来很好玩?

老师分别出示图谱和节奏卡,幼儿学唱。

4、老师结合图谱,完整演唱歌曲一遍,幼儿学习学习歌曲中感叹词的运用。

提问:在音乐会上,看到了小动物们这么好玩,所以在歌曲中有3个表示好玩、奇怪的念词,请大家来找一找?

四、幼儿学唱歌曲

1、幼儿看图谱完整演唱一遍。

2、启发幼儿用活泼、愉快的情绪来演唱歌曲。“得儿喂”唱得轻巧、“咦、恩、爱”唱得短促、好玩。

3、边唱边扮演动作。

4、逐步去掉局部图卡,幼儿记忆歌词演唱。(去掉衬词→去掉小狗小猫的形态动作)

五、创编歌词,激发幼儿表示欲望。

1、师:“我们小朋友也来参与小小音乐会,你会演奏哪些小乐器呢?它们会发出什么样美妙的声音呢?请你来学一学唱一唱。”

2、除了小狗小猫还会有哪些小动物也来参与音乐会呢?

老师根据幼儿创编,替换“小乐器”、替换衬词、替换“小动物”。

3、幼儿看图谱演唱创编的歌曲,可边唱边扮演。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3

活动准备:

各种乐器若干,大雨小雨的录音、大鼓、小鼓。

活动与指导:

1.幼儿听音乐《进行曲》,按节奏合拍的拍手走步进入教室。

2.感知音的强弱,老师敲大鼓和小鼓,幼儿用动作表现出大鼓的声音和小鼓的声音。

3.放录音,大雨和小雨的.声音。

引导幼儿发现鼓声的强弱变化,请幼儿讨论,生活中哪些声音有强弱变化,如:马跑远的声音,近了强,跑远了弱。火车到站声音强,开走了声音弱。在幼儿说的过程中,出示节奏带领幼儿用动作用声音表现出来。

xxxx∣xxxx∣xxxx∣马跑

xxxx∣xx∣x─∣火车进站

4.歌曲:《大雨小雨》

(1)放录音启发幼儿回忆下雨时的情景,并让幼儿学一学大雨小雨的声音。

(2)老师范唱全曲,幼儿欣赏,感受乐曲的强弱变化。

(3)利用整体都唱的方法,重点辅导幼儿唱不准的句子,吐字要清楚,要唱出强弱的变化。

(4)老师和幼儿分角色唱。

(5)老师再次范唱,幼儿欣赏,用声音大小的变化来表现大雨小雨,把歌曲唱的生动,即富于艺术表现,幼儿可随着音量的大小变化做出相应的动作。如:强音时拍手,跺脚,弱音时可拍腿,拍肩。

5.节奏乐《小号手之歌》

(1)听音乐让幼儿练习惯拍的节奏、强弱。

(2)教给幼儿正确使用各种乐器。

(3)幼儿自选各种乐器为乐曲伴奏。

注:拍手一铃鼓、响板、小铃、沙球;

脚一钗,由老师打或能力强的幼儿。

幼儿学习时先分部,后集体,鼓励幼儿按音乐的节拍大胆的敲打乐器。

6.音乐游戏:(抢椅子)

游戏玩法:全体幼儿每人一把椅子在圈上坐好,圈里也有一名幼儿坐在椅子上。

游戏开始,幼儿都在椅子上面坐好,曲一:中间幼儿蹲,外圈站,反复几次后到里圈幼儿到外圈的任一位置上全体幼儿侧转身。曲二:听音乐双手叉腰脚做小碎步顺圈走,当音乐突然停止时,所有的幼儿马上抢外圈的椅子,只有一名幼儿没有抢到(受罚),也可让他表演节目或当中间人,游戏重新开始。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4

活动目标

……此处隐藏6778个字……方式为歌曲伴奏。

节奏型:× × ×∣ ; × ×× ×∣

二、进一步熟悉歌曲,并通过绘画创编歌词完善图谱,初步学唱歌曲。

1. T:“这首好听的歌曲唱的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 老师范唱歌曲。(歌词:在哪里有阳光?在哪里有花香……)

3. T:“原来老师唱的歌曲里有问题呢,问了什么?你听清了吗?”(出示歌曲图谱)

4. 老师继续唱,并让幼儿自由画出自己的答案。

5. 先画好的.幼儿可以互相交流自己的画和想法。

6. 请个别幼儿尝试用歌曲里的话介绍自己的画,如“草地上有花香”“花园里有花香”。

7. 老师结合幼儿的绘画完善歌曲的图谱。(替换图谱中的问号部分)

8. 老师引导看图谱幼儿学唱歌曲。

9. 继续替换问号部分,并演唱。

10. 多形式演唱。

三、继续学唱歌曲,提升演唱技巧。

1.引导观察图片,了解歌曲的结构。

2.讨论“哪一句学唱有困难?”

3.讨论第二段跳跃部分的唱法:“第二段这里为什么要画两个小水滴?”

4.老师重点范唱第二段,引导幼儿发现不同“小水滴表示什么?”并学唱。

5.完整演唱歌曲。

6.老师介绍歌曲,并欣赏歌曲录音。

7.结束活动。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14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感受诗歌意境,并能与作品中孩子的神思遐想产生共鸣。

活动准备:

1.图片:蓝天、月亮、星星、云朵、河流。

2.经验准备:在天气晴朗的夜晚,请家长与孩子一起观察蓝天特别引导幼儿观察了解"银河",感受蓝天的神奇,引发幼儿产生联想。

重点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学会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诗歌。

指导要点:

通过图文、视听结合的方式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并通过分组轮换阅读的方式让幼儿学朗读整首诗歌。

活动过程:

1.导入引题。

教师:你们知道蓝天里都有些什么吗?(调动幼儿已有经验进行讲述)

2.欣赏理解诗歌。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一遍,让幼儿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提问:弟弟问蓝天,都问了谁?(启发幼儿说出月亮、星星、云朵、银河并出示相应的图片)

(2)结合背景图教师再次朗读诗歌,让幼儿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

提问:弟弟对月亮说了什么?(引导幼儿用诗歌里的句子来说)以同样的方法提问"弟弟对星星(云朵、银河)说了什么? 并学习相应的形容词"闪闪、轻轻、长长"。

(3)结合背景图,幼儿跟读整首诗歌。

提问:为什么说"月亮笑眯眯、星星眨眨眼" ?

3.朗读诗歌。

(1)跟读2-3遍。(教师要用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幼儿。)

(2)多种形式(如分组、轮流)朗读。(把幼儿分成月亮、云朵、星星、银河组分别读诗歌中的相应部分。引导幼儿有感情的朗读。)

4 . 讨论。

(1)蓝天里,除了有月亮、云朵、星星、银河外,还有些什么?(引导幼儿通过对蓝天产生更多的遐想,并能与作品中孩子的神思遐想产生共鸣。)

(2)你们会问蓝天什么问题呢?

(3)你喜欢诗歌里的.小弟弟吗?为什么?

教师:蓝天里藏有好多的秘密,你们想知道答案吗,答案全部藏在书本里,你可以从书里获得很多很多的知识。

评价要素:

是否理解诗歌内容并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活动建议:

1.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方式,引导幼儿欣赏生动形象的诗歌画面,感知理解诗歌内容。

2.在日常活动中,鼓励幼儿阅读幼儿用书,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3.建议幼儿通过各种形式与 一起帮弟弟找答案。

附儿歌:弟弟问蓝天

夜晚窗台前弟弟问蓝天:

高高的月亮,你离咱有多远?

轻轻的云朵,你会不会变雨点?

闪闪的星星,你为啥数不完?

长长的银河,你有没有大轮船?

月亮笑眯眯,星星眨眨眼,好像告诉小弟弟,答案藏在书里面。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15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注意力集中地欣赏歌曲,知道歌曲名字,初步理解歌曲的内容。

2.引导幼儿去感受和表现音乐力度的强弱,会用自然声音唱歌。

3.大胆运用肢体表演春雨,感受春雨悄悄下的意境和种子发芽的喜悦。

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5.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活动准备:

1、歌曲《春雨沙沙》

2、音频:下雨声

活动过程:

一、幼儿初步理解歌曲内容,发声练习

1.教师播放音频:下雨声师:春天来了,小朋友听,沙沙沙,沙沙沙。

2.教师边做动作边朗读一遍歌曲。

师:种子说了什么?

师:我们一起来学学种子说话吧

二、欣赏歌曲师:请小朋友仔细听听春雨和种子唱的歌有什么不同?

1.播放歌曲《春雨沙沙》

师:春雨是怎么歌唱的,种子是怎么歌唱?

师小结:春雨落下来是细细的,轻轻的、柔柔的;小种子很着急,很调皮,唱的歌是快乐的。

2.完整欣赏音乐

(1)这首曲子有什么感觉?

(2)我们怎么样把歌曲唱得好听?

师小结:这首歌曲就像春雨带给我们的.感觉一样,甜甜的,我们唱的时候也要用甜美的、温柔的声音来唱。

(三)学唱歌曲

1.教师示范唱歌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1)逻辑提问法师:例:种子在干嘛?

幼:种子在说话(幼儿根据理解回答)

(2)填充提问法师:"春雨"幼:"沙沙沙"

3.儿童学唱

(1)分句学唱

(2)整体学唱

4.复习歌词(全体唱、分组唱等形式复习)

5.创造性歌唱活动

6.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春雨沙沙》是一首活泼、欢快,富有动感的歌曲。歌曲节奏较简单,歌词结构工整,语言具有韵律感,适合中班幼儿学习。这首歌曲主要是让幼儿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能较清楚的演唱歌曲。儿童的歌唱与说话一样自然,具有游戏性的儿童歌曲,是幼儿音乐教育的最好素材。音乐教育对儿童生活具有重要作用。音乐能增进幼儿认知、身体和社会性方面的发展。激励和培养儿童的音乐悟性和想像力比关注儿童音乐天赋的成长更为重要。

小百科:春天,又称春季,是四季中的第一个季节,指立春至立夏期间,含节气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集锦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